• 作者登陆
  • 欢迎赐稿

Logo

Navigation
  • 电影词条
    • ★★★★条目
    • ★★★条目
    • ★★条目
  • 专题
    • 世界电影杂志
    • 法国《电影手册》与中国电影
      • 自东徂西:《电影手册》与中国电影
      • 精英的场面调度——法国《电影手册》杂志主编让-米歇尔•傅东访谈
      • 论西方的中国电影批评
    • 华语电影批评
      • 金陵十三钗:一次症候阅读
      • 辛亥革命:一次中国知识分子关于革命的浪漫想象
      • 建党伟业:形容词电影及其美学
      • 白鹿原:T型史诗与减法的艺术
    • 电影与哲学
      • 反怀旧:米歇尔·福柯谈电影三篇
      • 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
      • 科学时代的艺术
      • 希区柯克式剪切
      • 希区柯克的寓言化
      • 电影作为哲学实验
      • 电影的时间
      • 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
      • 电影:知觉、时间与生成
  • 关键词
    • 杂耍蒙太奇
      • “杂耍蒙太奇”释义
      • 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1923)
      • 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1924)
      • 罗姆:重提“杂耍蒙太奇”
      • 吸引力电影:翻译、旅行与生命
      • 吸引力:它是怎样形成的
    • 作者论
      • “作者论”(Politique Des Auteurs)释义
      • 论作者论
      • 作者的名分和电影批评的文化政治学
      • 作者论质疑
      • 论依然在野的电影作者
    • 黑色电影
      • “黑色电影”(Film Noir)释义
      • 被困框中——在黑色电影中伪造身份
      • 黑色电影札记
      • 黑色电影的某些视觉主题
  • 创作谈
    • 莱昂内论电影
    • 马丁•斯科塞斯谈电影
    • 昆汀·塔伦蒂诺谈电影
    • 反抗的电影:达内兄弟访谈
  • 学术动态
    • 华语学术动态
      • 第一期
      • 第二期
      • 第三期
      • 第四期
    • 法国学术动态
      • 第一期
      • 第二期
    • 德文电影学术动态
    • 电影学术论坛、会议综述三篇
    • 2014 年英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 图书馆
    •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 评《主要电影理论》
      •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1975年自序
      •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2013年致中国读者
    • 《声音》节选
    • 《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节选
    • 《法国新浪潮电影史》导论
  • 焦点
    • “柏林学派”——一副拼贴画
    • 植根黑色电影:洛塞影片视听技巧分析
    • 真实的风景与风景的政治——中国电影海外批评的当下取径
  • 参考文献
    • 伍迪·艾伦英文参考文献
    • 伍迪·艾伦中文参考文献
    • 伍迪·艾伦中文电影百科条目
  • 《迷影学刊》第三期
    • 《迷影学刊》第四期

“杂耍蒙太奇”(montage des attractions)释义

关键词 迷影学刊

“杂耍蒙太奇”(montage des attractions)释义

《电影艺术词典》对“杂耍蒙太奇”的释义 1

杂耍蒙太奇是爱森斯坦于二十年代初在戏剧与电影创作实践中采用并在理论上提出的一种结构演出的方法。意思是选择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适当的组合,以影响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接受作者的思想结论。爱森斯坦在《杂耍蒙太奇》一文中解释说:杂耍……是……“任何这样的因素,它能使观众受到感性上或心理上的感染……以给予感受者以一定的情绪上的震动为目的,反过来在其总体上又唯一地决定着使观众接受演出的思想方面,即最终的意识形态结论的可能性。”“不是静止地去‘反映’特定的、为主题所需要的事件,不是只通过与之相关联的感染作用来处理这一事件,而是提出一种新的手法——把随意挑选的、独立的(而且是离开既定的结构和情节性场面而起作用的)感染手段(杂耍)自由组合起来,但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达到一定的最终的主题效果,这就是杂耍蒙太奇。”这一理论在很长时期中被苏联文艺界当作形式主义理论加以批判。六十年代初,苏联电影导演罗姆著文为之申辩,认为选取最有强烈影响力的手段(杂耍)是处理戏剧、电影作品结构可取的、甚至相当普遍的方法,他说:“艺术总是应该能够激起人的惊异,吸引住人,迫使人看下去或听下去。并且充分体会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电影理论与批评词典》对“杂耍蒙太奇”的释义 2

这是界定一种蒙太奇风格的引发争议的概念(爱森斯坦,1923),这种蒙太奇的基础是以漫画或滑稽风格把近乎独立的短喜剧并列在一起,这种短喜剧如同杂耍歌舞剧场里的插演节目,这一术语即源于此。应当指出,人们常常因混淆单词“attraction”的另一涵义(镜头间假想性吸引力),而误称“吸引力蒙太奇”和“借助引力的蒙太奇”——这与爱森斯坦的原创理论没有关系,而只有相当空泛的意义,仅仅表示蒙太奇可以使两个镜头密切相关。

标签: 关键词杂耍蒙太奇首页大图幻灯首页幻灯首页置顶幻灯

编者介绍

王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中文电影百科网站执行主编,研究方向为世界电影史、电影网站研究。

评论关闭

  1. 《中国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第60页。

  2. [法]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电影理论与批评辞典》,崔君衍、胡玉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48页。

主办单位

吉林省迷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吉ICP备10001731号
地址: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北师范大学净月高级公寓小区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吉ICP备10001731号 © 2006-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 Cinephilia | Movieg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