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 :
照片描述 : 丹麦著名影评人Richard Raskin
中文名 : 理查德·拉斯金
英文名 : Richard Raskin
出生年 : 1941年
出生日 : 1月21日( 岁)
出生地 : 美国纽约
国家/地区 : 丹麦
国家/地区2 : 美国
职业1 : 影评人
职业2 : 学者
首字母 : R
条目星级 : ★★★
照片描述 : 丹麦著名影评人Richard Raskin
中文名 : 理查德·拉斯金
英文名 : Richard Raskin
出生年 : 1941年
出生日 : 1月21日(
出生地 : 美国纽约
国家/地区 : 丹麦
国家/地区2 : 美国
职业1 : 影评人
职业2 : 学者
首字母 : R
条目星级 : ★★★
Richard Raskin,是丹麦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之一。他1941年1月2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972年和妻子以及两个孩子一起移居丹麦,2004年加入丹麦国籍。他现在丹麦奥胡斯大学信息和媒体研究部工作,主编的电影杂志[[P.O.V]]每年定期在3月和12月出版,杂志撰稿人来自世界各国的电影学者。他负责主编工作,也亲自参与采访著名影人,撰写采访文章以及电影分析文章。
教育
- [[1961]]:美国B.A. Dartmouth College
- [[1967]]:法国文学系博士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1983]]:艺术系博士,丹麦奥胡斯大学 论文: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rt. An approach to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of literature, painting and film.
教师生涯
- [[1963]]-[[196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 [[1965]]-[[1966]]:霍华德大学,美国华盛顿州
- [[1966]]-[[1969]]:Haverford College. Haverford,宾夕法尼亚州
- [[1969]]-[[1972]]:副教授,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 [[1972]]-[[1995]]:副教授,丹麦奥胡斯大学拉丁系语言部 (在1985年-1995年期间也在奥胡斯大学艺术史系担任教师)
- [[1995]]-现在:副教授,丹麦奥胡斯大学信息和媒体研究部
影视作品
电影节和电影研讨会
电影节评委工作
主要电影节
- 1997年11月25日-11月30日,法国 Aubagne “Méridiens”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 1998年3月19日-3月21日,比利时Video Liège Intern评审团主席
- 1998年8月9日-8月14日,丹麦欧登塞国际电影节评审团成员
- 2000年2月2日-2月9日,印度孟买国际电影节,国际电视广播奖评审团主席
- 2000年10月5日-10月8日,英国利兹国际电影节评审团成员
- 2002年2月28日-3月1日,荷兰马斯特利赫特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 2004年10月21日-10月23日,荷兰马斯特利赫特,欧洲短片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 2005年10月9日-10月16日爱尔兰科克电影节国际评审团成员
- 2006年4月20日-4月25日,丹麦[[AFIA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 2007年4月25日-4月30日,丹麦[[AFIA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 2007年10月22日-10月28日,瑞典乌普萨拉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审团成员
- 2008年3月12日-3月17日,丹麦[[AFIA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其他评委工作
- 丹麦业余学校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02年6月8日、2003年6月6日、2004年6月2日、2005年6月8日
- 丹麦日德兰—法兰学生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02年11月2日
- 哥本哈根VideoMarathon评委会成员:2003年10月、2004年9月、2005年9月
- Nordisk Panorma, “Live Moose Race” video marathon,2006年9月.
- 丹麦西部学生电影节,[[天堂之东电影公司]],2006年11月25日
- 丹麦“短+好”广告电影竞赛评委会成员,2007年4月
- Official Observer/Evaluator a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Grand témoin,”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 at Clermont-Ferrand (France), 23-31 January 1998.
- Short Film Seminars a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Göteborg Film Festival, 5 February 1999; Festival of Festivals (Aarhus), 1 October 1999; Mumb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Bombay), 8 February 2000; Nordisk Panorama (Bergen), 21 September 2000; Maastricht Short Film Festival, 1 March 2002; Vienna Film Academy Festival, 9 May 2003; Skånska Filmdagarna, 24 May 2003; Minimalen (Trondheim), 27 March 2006; Aarhus Festival of Independent Arts, 27 April 2007; Uppsala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 25 October 2007.
电影研讨会
除了[[理查德·拉斯金]]教授,参与丹麦奥胡斯大学国际短片电影讨论会的组织者具体名单如下:
- 第一届:1996年3月20日-3月21日,澳大利亚电影的Liz Hughes、法国电影的 Didier Flamand和美国电影的Leslie McCleave
- 第二届:1997年3月5日-3月6日,挪威电影Pål Sletaune、以色列电影的Daphne Levin和新西兰电影的Dorthe Scheffmann
- 第三届:1998年3月11日-3月12日,Hungary的Marcell Iványi、比利时电影的Vincent Bal和法国电影的Thomas Briat
- 第四届:1999年3月10日-3月11日,意大利电影的Nina Mimica、新西兰电影的Brad McGann和墨西哥电影的Ariel Gordon
- 第五届:2000年3月22日-3月23日,挪威电影Marianne Olsen Ulrichsen、爱尔兰电影的John Lawlor和丹麦电影的[[Jørgen_Leth]]
- 第六届:2001年3月21日-3月22日,美国电影的Charlie Call、芬兰电影的Petri Kotwica和德国电影的Marc-Andreas Bochert
- 第七届:2002年3月13日-3月14日,英国电影的Asif Kapadia、瑞典电影的Elefteria Kalogritsa和美国电影的David Greenspan
- 第八届:2003年3月13日-3月14日,美国电影的Mitko、Andrea Panov 挪威电影Unni Straume、以色列电影Oren Stern和加拿大电影的Stephanie Morgenstern、Mark Ellis
- 第九届:2004年3月17日-3月18日,荷兰电影的Sytske Kok和Rosan Dieho,{{苏格兰}}的Gili Dolev
- 第十届:2005年3月16日-3月18日,瑞典电影的Jonas Bergergård和Jonas Holmström、以色列电影的Naomi Levari和Sigalit Liphshitz,还有荷兰电影的Arch Khetagouri
- 第十一届:2006年3月15日-3月17日,瑞典电影的Hanna Andersson和Karin Arrhenius、{{塞尔维亚}}的Stefan Arsenijevic和法国电影的Frédéric Pelle
- 第十二届:2007年3月21日-3月23日,意大利电影的Elisabetta Bernardini和Roberto Trapanese、爱尔兰电影的Ken Wardrop、美国电影的Coleman Miller、法国电影的Ghislaine de Germon和Marianne Fonférrier、南非电影的Miles Goodall和Linda Notelovitz
- 第十三届:2008年3月12日-3月14日, 加拿大电影的Hossein Martin Fazeli、罗马尼亚电影的Radu Jude、荷兰电影的Jan Katsma和Debbie Kleijn
专著
The Art of the Short Fiction Film.A Shot by Shot Study of Nine Modern Classics封面
- 枪口下的孩子:生活中一张照片的研究], 奥胡斯大学出版社,[[2004年],192页.
- The Art of the Short Fiction Film. A Shot by Shot Study of Nine Modern Classics. Jefferson, N.C. and London: McFarland Publications, 2002; 182 pp.
- Kortfilmen som fortælling. Aarhus: Systime, 2001; 106 pp.
- Nina Mimica, La guerra è finita. En filmbog. In collaboration with Leonardo Ceccini and Bernhard Hagen. Copenhagen: Gyldendal, 1999; 48 pp. + accompanying video cassette which includes an interview with the director.
- Ariel Gordon, Adiós Mamá. En filmbog. In collaboration with Dorte Etzerodt and Claudio Bogantes. Copenhagen: Gyldendal, 1999; 48 pp. + accompanying video cassette which includes an interview with the director.
- Giuseppe Tornatore, Nuovo Cinema Paradiso. En filmbog. In collaboration with Flemming Forsberg. Copenhagen: Gyldendal, 1993; 132 pp.
- Jean-Jacques Beineix, 37o2 Le Matin/Betty Blue. En filmbog. In collaboration with Flemming Forsberg. Copenhagen: Gyldendal, 1992; 104 pp.
- Life is Like a Glass of Tea. Studies of Classic Jewish Jokes. 奥胡斯大学出版社,1992年,263页
- Life is Like a Glass of Tea. Studies of Classic Jewish Jokes. Philadelphia & Jerusalem: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1992; 263 pp.
- Gustave Courbet’s Les Casseurs de Pierres. Aspects of a Major Work of Art.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1989; 122 pp.
- Alain Resnais’s Nuit et Brouillard. On the Making, Reception and Functions of a Major Documentary Film, including a new interview with Alain Resnais.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1987; 184 pp.
- Claude Goretta, La Dentellière. En filmbog. In collaboration with F. Forsberg and G. Boyson. Herning: Systime, 1987; 139 pp.
- Farver: Begreber og betydninger.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1987; 32 pp.
- Color: An outline of terms and concepts.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1986; 32 pp.
- Elements of Picture Composition: A Digest of Major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Design in the Visual Arts.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1986; 56 pp.
-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rt. An Approach to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of Literature, Painting and Film. Aarhus: Arkona, 1982. Dissertation for Dr.phil. degree, 338 pp.
- Til Raoul Wallenberg. Co-edited with Aage Jørgensen. Copenhagen: Samlerens Forlag, 1982; 64 pp.
- Forms of Role-Playing in the Poetry of Tristan Corbière. University Microfilms, Ann Arbor, 1968; 181 pp. Ph.D. dissertati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S.A., 1967.